前陣子一個懷孕媽媽,神情緊張地進入診間:
:『醫師!我這幾天肛門口摸得到凸出一塊東西,好痛啊!』
:『我都不敢上廁所,甚至不太能坐~』
到底是怎麼了呢? 或許妳現在內心便有著這樣的一個疑問!
其實這個狀況並不是個案,很多女性(超過 50%)在懷孕期有一個難以啟齒的困擾,甚至會有症狀越來越嚴重的問題,這個困擾就是『痔瘡』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▍懷孕媽咪為何容易痔瘡發作?
懷孕時因為子宮越來越大,腹內壓力變得比較大,也因此造成直腸肛門處的壓力上升,肛管內的軟組織(痔瘡)就可能因此比較脫垂出肛門。
另外,懷孕過程因為骨盆腔血流增加,因此肛管的靜脈叢血流量也會增加,也會使得痔瘡組織內的血管變得比較曲張。
越接近生產日期,骨盆腔的肌肉會比較鬆弛(為了減少胎兒分娩的阻力),而且因為黃體素在孕期時會升高,會使腸壁肌肉放鬆,使腸道蠕動變慢。再加上子宮變大後會往後壓迫直腸,這些情形會讓媽咪們比較難排便,同時也會使痔瘡組織更容易鬆弛脫垂,痔瘡腫脹會更加重。
▍孕媽咪如何抗痔瘡
每日溫水坐浴可緩解疼痛
約洗澡水溫度的溫水,每次約10-20分鐘,可以促進肛門部位血液循環、軟化痔瘡腫脹組織、減緩疼痛。
避免便秘
減少出力排便,過長的出力時間會讓痔瘡組織更容易脫垂,建議不要超過10分鐘。
避免久坐久站
建議規律活動或是散步,活動和散步會促進血液循環,避免血栓形成。也可以練習凱格爾運動,可以幫助會陰部和肛門的肌肉收縮,也可以促進肛管的血液循環,減緩痔瘡靜脈叢曲張問題。
左側躺
下腔大靜脈是身體血液回流到心臟的道路,位於體腔的右後側,若是平躺姿勢時,子宮會壓迫下腔大靜脈,讓回心血流變慢、痔瘡靜脈叢曲張加重。因此建議左側躺姿式,可以改善血液回流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原文出處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4904574419515/posts/157447542498551/